如今,农资产品的推广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经营方式转变为服务型,即由过去的技物结合发展为经销服务一体化。农业部已经意识到要采取更开放更多元的方式,让企业参与到政府提供农技推广体系中,解决农技落地问题。这种思维的改变,让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由行政推广向服务供给转化。
黑龙江省土肥站站长胡瑞轩十分认同建立服务体系的观点。他认为,产品推广不能仅仅依靠经销商,要将好产品、好技术推广直接变成农民消费行为,就离不开服务。服务体系也是产品得到推广和普及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黑龙江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正在建设配肥站,每50万亩耕地核心地区建一个配肥站,就地为农民开方配肥,解决了国家投资巨资为农民测土配方施肥,农民不会算、不会配,也加工不了的问题。过去的经销商现在可以承担配肥站项目,就成了农技服务的一个窗口,不仅从产品上有种子、肥料、农药,一体化经营,而且有专家指导进行农技咨询。每个配肥站有科技图书、电视讲座等,农民在配肥站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站点配备农业技术服务专家,按照作物,把服务、配肥和产品的经销一体化。据他介绍,黑龙江配肥站建设采取的办法就是对企业招标,国家投资设备,企业投资场地和资金等,统一管理,对制定配方、测土配方施肥资料的应用统一组织,产品统一包装,从而达到质量跟踪的目的。
作为企业自然非常愿意借助行政的力量推广农技服务,天脊集团济宁销售公司经理索利君认为,农技部门广泛开展农技培训工作离不开企业的力量。他所在的公司就在山东汶上县设立了农民科技培训基地,特别聘请了专家为当地农民进行大规模的农技培训。从去年3月份以来,基地已经开展培训服务300多场次,培训农民超过15000人次。培训内容除了对天脊产品的介绍外,还会讲解大量实用的农业技术。公司通过农技培训服务拉动销售的战略十分显著。因此,企业有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有能力办好这件事。
在土肥圈里,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推广研究员赵永志是被公认的先行建立多元化推广体系,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的佼佼者。在他看来,农技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与推广队伍,其中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农资生产企业、种植大户以及行政部门、媒体等的广泛参与。只有健全这种多元化的推广体系才能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实际上,对企业而言,参与农技推广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因为如果不参与到农技推广这个大系统中来,产品推广就会受到限制,竞争力就低,那么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目前在农技推广方面,企业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积极与农业相关部门合作,参与配方肥的生产。这是大势所趋,是企业争取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二是建立自己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直接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李长青告诉记者,众德集团2005年就建立了农化团队,并聘请了中国农大、山东农大等机构的专家。众德利用这支队伍直接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除此之外,企业在农技推广过程中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众德与科研机构合作一些示范项目,众德公司为这些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利用相关项目的示范作用来推广公司的产品,积极参与农技推广工作才能构建出多赢局面。(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