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网 » 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热门话题 粮油米面 瓜果蔬菜 禽畜肉蛋 文化旅游 苗木花草 种子化肥 机械电子 其他产品 

企业家喊“冷” 政府该援手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540

    央视《对手》栏目录制年终节目,邀请了大量实业家作为晚会现场的观众,在这个活动上,现场嘉宾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过冬。

    企业已经深深地感到了寒冷,而且期盼着哪怕是些许的温暖。那他们最希望的温暖是什么?放松信贷,或者说让贷款价格便宜一点。现在,高昂的财务成本已经压得他们几乎窒息。

    从媒体的报道看,温家宝总理此去苏南考察,听到看到的最大问题、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显然主要集中于资金过于紧张,信贷成本过高,企业难以承受。温总理甚至说出“银行不要把企业当成唐僧肉”的话。

    不过我以为,贷款利率之所以畸高,关键原因在于信贷过紧,整个中国的货币环境已经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出现了巨大的偏差。“银行把企业当成唐僧肉”这句话,似乎是在责怪银行把贷款价格定得过高、条件过于苛刻。但银行之所以如此强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信贷过度稀缺。因此不解决货币政策过紧的问题,信贷不可能降价,这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吗?

    当然,我们不否认金融垄断所构成的“强权价格”,这当然是垄断条件下的基本价格特征。但是,如果垄断定价和信贷稀缺共同发挥作用,那企业的日子不就难上加难了?我坚信,破除垄断绝非一日之功,而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适度放宽货币,增加信贷”。

    不错,总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知非常正确,无非是“三个双碰头”。其一,外需和内需下滑双碰头;其二,总体需求和企业综合成本上升双碰头;其三,经济下行与物价处于高位运行双碰头。这“三个双碰头”必然导致制造业效益下滑。

    笔者早就大声疾呼:面对发达国家不断超发货币,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上涨引发的输入性物价上涨(或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中国只能“扛”,而绝不能采用紧缩货币的方式去“抗”。否则,必然导致总理已经看到的上述结果。
    无奈,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该怎么办?在做空中国势力越发猖獗之时,中国货币政策再度陷入两难。投放货币,就必须任由人民币贬值,这会招致国际做空势力的蜂拥而至;紧缩货币,对抗做空势力,则意味着对中国内需的进一步压制,实体经济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货币当局只有选择中性货币政策。

    但现在“不投放、不收缩”的所谓中性货币政策真是理论意义上的“中性”吗?理论上的“中性”指的是:在保证正常需求前提下的不松不紧。

    当然不是。中国当下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已经远远高于正常状态;贷款价格也远远高出了正常状态;而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条件也远远超过了历史任何一个时期。这说明,中国在现有货币供应量条件下的“不松不紧”是无法满足经济增长正常需求的。

    按照央行常规的货币供应量计算公式,假定GDP增长率为8%,CPI涨幅为4%,那现在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至少差3个百分点。这3个百分点的少增,还是在不考虑监管标准提高压制货币乘数的前提下的估计,如果考虑监管指标提高对流动性的影响,中国货币将更紧一筹。

    与中国经济全局相比,人民币贬值或许不算最坏的事。当然,为了防止国际攻击影响国内经济,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资本管制,同时“适时适度”地予以反击是必要的,也可防止人民币自由落体式的过度贬值。

    作为弱势货币国家,中国恐怕别无选择。

    对于金融家把企业当成“唐僧肉”,有权威数据和权威人物的讲话可以佐证。在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经营困难,全面亏损甚至濒临倒闭的同时,商业银行却赚得盆满钵满。银监会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601988)业运行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38亿元,同比增长35.4%,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2.1%。对于这样的数据,民生银行(600016)行长洪崎12月初在一论坛上说出了大实话:“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而周天勇所说的“90%的企业不偷税漏税可能会倒闭”,这也并非危言耸听,更非鼓励企业主想方设法偷税漏税,而是反证当前企业税负过重的严峻现实。中小微企业税负有多重?前不久《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或许能告诉我们一些真相——“做梦都盼着减税!”一名企业主如此感叹:“大约58%的利润缴了税费!”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9年,每年倒闭100万家。这与欧美国家的企业寿命动辄十多年乃至数十年相比,差距太明显。

    中小微企业非正常倒闭,多害无一利。企业主受伤了,急于就业的年轻人慌了,国家税收也少了。哲人说得好,“征税的艺术就像从鹅身上拔毛,既要多拔鹅毛,又要少让鹅叫。”如果只关心拔多少鹅毛,没有考虑鹅叫声,更不考虑是不是合理拔鹅毛,是危险且不负责任的。拯救中小微企业于困顿之中,需要多策并举。

    积极减税。前不久,中央决定自11月1日起,上调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同时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不少地方将增值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月销售额5000元调整为2万元。这对小微企业是重大利好。当然,减税的步伐还可以更大一些,种类可以更多一些,尤其要警惕减小税增大税。当然,企业负担不单单是税的问题,还包括各种收费。据周天勇测算,2009年企业税外收费2.19万多亿元,占到当年整个6万亿元税收的1/3,估计这几年数据会更高。减税的同时还应该减费。

    公平对待。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调研时,有企业主反映,现在银行放贷利息偏高,放给大企业一般是基准利率,放给中小企业在基准利率上还要上浮,上浮的幅度有的在20%或者30%。银行嫌贫爱富、嫌小爱大不是新闻,但如此厚彼薄此,委实傲慢。中小企业需要公平的从业环境,银行应该一视同仁。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