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网 » 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热门话题 粮油米面 瓜果蔬菜 禽畜肉蛋 文化旅游 苗木花草 种子化肥 机械电子 其他产品 

大树不可妄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974

今年有关法桐移栽的问题成为南京新闻的热点,事件虽不大,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却不小。看相关新闻报导不难发现,大树移栽之风绝不是南京所特有,而是遍及全国。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栽培、生物化学、养护管理等方面就盲目移栽大树的不合理性进行说明,并提出可行对策,以期引起广大同行、城市建设者们的重视。

大树移栽的“演变”及危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树不但要经历大自然优胜劣汰、沧海桑田变迁带来的选择与淘汰,更要经历人类越来越粗暴(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烈度方面,都是前无古人的)的各类活动的残酷考验。尤其是近20年,为了尽快实现绿化覆盖效果,大树的移栽渐成风气。 

据说大树进城风气,源于一些专家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提倡的城市园林绿化应当用本地树种的观点,该建议的初衷是为了改变当时很多城市行道树物种单一的状况。当时我国黄河以北大多数城市用得绿化树种都是法桐。 

城市建设者们逐渐接受城市园林绿化应当多用乡土树种的观点后,管理部门(园林局、农林局、绿化所等)猛然发现,苗圃里并没有大规格乡土树种———很多人都跟风种植所谓的名贵树种去了。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农村、山坡、菜园、房前屋后等许多原本用作木材的大树上来,大树移栽之风日盛。 

在上海、江浙等发达地区甚至明确提出“以金钱换时间”的口号,即直接花钱买大树。大树移栽“事业”热火朝天,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这时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神州,大树移栽也逐渐偏离了专家的本意。

城市化建设中大树面临的考验

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从两方面冲击大树的生存。一方面,城市绿化建设对苗木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大树移栽。开发区、机场、码头等大型市政工程,不可避免地也给土生土长的大树带来了灭顶之灾———大量大树被迁移或者直接砍伐了。在市政工程规划、建设中,一旦有与树木产生冲突的,人们大多选择要求树木“让步&rdquo 

另一方面,随着机械应用的深入以及其他工程技术的提升,人们对移栽大树的成效也越来越乐观,开始对反季节移栽、苗木设计规格过大、树龄过老、移栽地气候不适宜、移栽所带土球过小、修剪尺度不当、栽植地土壤贫瘠等问题都不以为然。 

实际上,近年来大树移栽的成活率是在不断降低的。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市地铁一、二号线前期涉及的沿线大法桐(胸径50厘米以上)移栽后死亡率达到80%。 

根据一般园林施工的规范,乔木类树木移栽后需要精心养护的时间是2年至3年,而来源于施工一线的经验表明,胸径达30厘米以上的大树移栽后,5年时间内都有可能是“假活”,需要重点养管。然而,工程绿化中重栽轻管的施工习惯已经在很多城市的建设中蔓延,受害最严重的就是大树。因为大树的抗逆性、适应性等都比小树差,再加大树数量本来就少,这样折腾,几乎是毁灭性的。如果放任现在这样的滥移滥栽行为继续下去,不出5年,古树名木就只有公园、风景区里面那几株了。 

功利性因素即追求所谓的名气和灵气也是助长“大树移栽”的“元凶”。有些园林景观工程,热衷于炒作概念,以为一株大树移栽来了,公园、小区就有档次、有文化、有“灵气”了。其实大树移栽不但不能带来所谓的内涵与底蕴,反倒折射出一种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和无知的心态。 

一种文化的展现是与其背景密不可分的,大树的神奇是和周边的环境、人物、历史等相互依存,而不是相互独立或者孤立的。

大树难栽易毁

当今社会机械化高度发达,毁灭一株大树是非常容易和快捷的。一台挖机,一台油锯,也就半个多小时左右,一株胸径60厘米的法国梧桐就“消失”了! 

很少有人去关心培育一株大树有多大的难度。拿种植一株胸径60厘米的法国梧桐来说,大概需要60到70年的时间。 

我们很难有准确而科学的依据测算出大树产生的概率是多少。但是笔者亲身的经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大树长成的不容易。 

十年前,我们在南京江宁秣陵镇一个园艺中心从事新优品种、乡土树种、地被品种的繁育工作。其中播种的乔灌木植物达三十余种,所用种子不下百万粒。当时是在简易大棚内用营养土做垄播种,有专人管护。经过两年多精心播种,收获了大大小小约2万多株苗,期间因干旱和冻害等原因损失大半,等到第三年,因土地工业化开发,苗圃地进行了搬迁,虽然搬迁过程十分精心,但是这批苗木存活下来的已经不多了。如今这批苗木几乎没有了。 

抛开播种技术、环境等细节问题不谈,我们至少可以感觉到,要想培育一株植物,其难度是很大的。而要培养一株百年大树,难度更是不言而喻,首先要能生根发芽,然后须从无数植物丛中脱颖而出,“抗击”无数次风雨雷电、寒暑旱涝、病虫兽害等等,我想其存活下来,概率当时微乎其微。

如何“对抗”大树移栽

对抗大树移栽是一场利益的博弈,采取打击商贩、控制苗农的措施来控制采挖、移栽大树,效果并不好。实际上没有了需求,也就没有了市场,也就不会有采挖了。 

首先,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园林或者城建从业者,我们应当高声呼吁,反对在新建园林里栽植过大规格的树木(胸径30厘米以上),明确提出反对反季节栽植大树。 

其次,国家、省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的评比并不是以栽植了多少大树为依据,各地城市建设者应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考虑到当地苗圃中配套的苗木。施工企业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和区域合理的苗圃才能通过资质的审查..三是对大树进行有序培育、梯度开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应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入到园林城市苗圃建设中来,国家林业部门需给予补贴,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掌握苗木品种、数量、规格等动态信息,这样才有利于供方与需方的平衡。 

上海绕城高速公路林带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苗圃建设和开发的典范。前期进行大尺度的林带建设,高密度种植了绿化用苗(小苗),既囤积了土地,又培育了苗木。以后逐年生长,逐年间苗,培育出的苗木使用到别的市政建设中去,也为以后城市绿化蓄积苗木。 

深圳华侨城的开发模式也很值得借鉴———先建城市森林,再在“森林”中开发房地产等,效果显著。这些都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大树的大量移栽。 

四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的公开性、严肃性。林业部门与园林等部门之间的机构互动,严格执法,不留法律漏洞,部门之间不可有恶性利益竞争。 

推荐阅读:

杭州:下沙地铁缓建段正式开工 261棵大树有序迁移

湖南林业专家共商百年银杏移植与保护方案

杭州:疯狂的银杏撬动亿元绿化市场

山东郯城:规范市场 打造银杏苗木市场“金招牌”[分页]

五是进行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扩大生态区域保护范围,大规格苗木应纳入重点保护范畴,规范采伐人员以及器械的进、出。 

六是对于拆迁、开发区域原有大树普查应作为规划前期的工作重点,大树的移栽要报批。南京市现在的绿评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对于保护和利用大树做得好的地区要给予奖励。

小树池里可悲的大树

清朝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描写了人们对梅花“病态”美的追求,托梅议政。现代的城市建设把大树当作病梅对待的闹剧正实实在在地上演。 

一些人将胸径30厘米以上的大树栽植于内径2米左右见方、深1.5米左右的树池中,只会加速树木的死亡。 

一般而言,大树树冠和地下根系的伸展空间基本相当,甚至根系范围超越地上树冠范围。这样才能“根深叶茂”(如图1)。但很多人在移栽大树的时候却完全忽略了这些知识,以为只要有个树坑通过截干修枝就能养活一株大树(如图2)。 

图3展示了行道树的栽植情况。按照市政工程施工的要求,在道路做好二灰土基层的情况下还要再反开挖,挖出行道树树池的。这样就有粗、中、细三层共25厘米的沥青面层、2厘米砂封层、36厘米二灰碎石层以及140厘米灰土层的包围,还有防水膜、隔油膜等市政措施以及道路下复杂的管线系统。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树木根系的伤害将会很大。 

南京河西滨江公园(包括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以及整个南京河西区域的树池栽行道树均生长不理想,主要原因就在于根系无法突破灰土层,而且碱性灰土严重伤害树木根须。这样的立地条件在这,就是南京本地十分适宜的法桐都很难长好,更别说香樟和银杏等其他的树种了。 

另外,在内径有限的树池中栽植杆径过大的大树有很多问题,一是树越大移栽时势必修剪越多,大树的恢复能力本身越弱,这样恢复起来就更难。二大树栽后很难支撑,风一吹树体摇晃也伤害新生根系,增加了恢复的难度。 

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深挖洞,打破隔离层、灰土层等;二是栽植适当大小的壮年树,让其从小慢慢适应树池中的土壤等立地条件,而并不是树的规格越大越好;三是精细施肥和浇水,尤其是追施春、冬基肥,夏旱、秋旱时期的灌溉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帮助树木度过困难期(栽植后3至5年时间);四是困难期的树池栽大树不要进行重修;五是可以考虑在树池栽植行道树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两旁道路退让线绿地区域内的高大乔木的种植,那里的土层深厚,适合种植大树,可以较快达到林荫覆盖道路的大绿量效果。

 大树不可妄用

大树不可妄用

大树不可妄用

推荐阅读:

杭州:下沙地铁缓建段正式开工 261棵大树有序迁移

湖南林业专家共商百年银杏移植与保护方案

杭州:疯狂的银杏撬动亿元绿化市场

山东郯城:规范市场 打造银杏苗木市场“金招牌”

(来源:中国花卉报)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