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报道 鱼类富含DHA,小孩子吃了更聪明,然而有网友在微博上称,老人小孩子应该让他们食用草食性的小鱼,另外,一条有污染的鱼,那么鱼肚子的污染最重,因此最好避免给老人小孩子食用这个部位。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吃鱼最爱的一口,就是鱼肚肉,是不是这里的污染真的最严重
微博消息:
草食性的小鱼更安全
你爱不爱吃鱼,你吃鱼最喜欢吃哪里,你有没有考虑过,不同鱼类,鱼的大小不同,可能污染指数不一样,甚至是鱼的不同部分,也可能污染浓度不同。
近日,网友“霖霖的好妈妈2631512125”却发微博称,吃鱼最好吃小鱼,因为处于食物链底层“积累毒素较少”,“其次小型鱼和大型鱼的营养价值基本相等”,但胆固醇含量就比大鱼少许多,“最后素鱼一般体型较小比荤食鱼更加安全”,肉食鱼类处于食物链顶端体内污染物含量高,老人孩子少吃,以降低毒素摄入风险,还有许多人吃鱼时喜欢吃鱼肚觉得刺少又肥嫩,其实鱼肚皮往往是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地方,毒素容易沉积其中。
儿童健康专家:
一年前发表类似观点
看到这条微博后,记者追踪了这条消息来源,发现其实早在2011年,就有专家发表过类似的言论,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举行的“国际发育与疾病高峰论坛”上,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颜崇淮曾表示,随着近年来农药、化肥、废弃塑料等化工制品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加剧,一些毒素可能长期沉淀于鱼的体内。由于儿童的肌体尚未发育健全,对病毒的免疫力较低,吃鱼时应慎重。
他还表示,正确选择吃鱼身上的部位也很重要。鱼的肚皮周围虽无刺、口感好、脂肪含量丰富,但往往是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地方,儿童应慎重食用。
另外食品安全专家范志红曾表示,的确,如果是同一种鱼类,那么小鱼要比大鱼更安全一些。
水产专家:
鱼肚污染最重无科学依据
而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国平对于微博上流传的鱼肚污染浓度最高的观点则持反对意见,他告诉记者,从逻辑理论上来说,草食性的鱼类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体内的污染会相对低一些,而肉食性的鱼类处于食物链最顶端,体内的污染含量高,这的确是有一定道理。
但是现在很多人对于水产品的安全处于一个过分担忧的状态之中,他接到过不少咨询,反映买回来的鱼有股味道,害怕这样的鱼类不能吃,有安全隐患,但是这其实不算是食品污染,这是因为鱼体内累积了较多的水体中的有机质,只是影响口感,但是对身体安全无忧。
至于鱼类的重金属污染,应该说,在鱼体内累积的含量也是很小的,还不足以对人体的安全造成危害,因为鱼本身也怕污染,如果鱼类累积的重金属污染过量的话,那么鱼类本身也无法生存。
而至于“鱼肚可能是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地方,因为这里最容易累积毒素”的言论,周国平更是认为毫无科学依据。
他说,如果一条鱼接触到了污染,那么鱼经过全身的代谢,鱼肉的各个部分累积的毒素应该是大致相当的,并没有非常大的部位差异,而以前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在过往的检测中也从未发现鱼肚污染浓度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由于这里是鱼运动相对发达的地区,因此肉质会比别的部分更嫩一些,脂肪含量也高。
至于鱼的全身各部位,污染浓度最高的地方,周国平认为是鱼的内脏――比如鱼肝脏、鱼胆等等,他解释说,这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参与污染物的代谢过程,污染浓度可能会比鱼肉要高些,但是由于这些部位,人们在烹调的时候,本身都弃之不用的,因此市民也无需担心。
□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