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稳,农业兴。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部紧紧抓住中央不断加大“三农”投入的历史机遇,全力争取扩大农业建设投资规模,积极谋划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农业设施装备、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跨越,为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八连增”和农民收入增长“八连快”提供了坚强保障。
农业建设投资取得新突破。投资总量突破1300亿元,年度投资规模实现翻两番。据统计,2002年~2011年,农业部共安排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398亿元;年度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已从2002年的56.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67.86亿元,10年间实现连年递增,占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的比重也从3.1%上升到了7%。
农业生产条件取得新改善。建成标准农田5000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万个。从2004年起,农业部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10年又与国家发改委启动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1年,已累计安排中央投资230多亿元,建成标准农田5000多万亩。2007年和2008年,相继启动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累计已安排中央投资142亿元,在全国扶持建设了近5万个生猪和奶牛标准化养殖设施。
科技支撑能力取得新提升。新建育种设施超过3000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实现全覆盖。2002年以来,农业部累计安排中央投资71亿元,截至目前已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改良、良种繁育及种子质检设施等项目1167个,建成养殖业资源保护场、原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等1900个,为增强我国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2010年以来,安排中央投资50亿元,为全国所有县以下推广机构配备仪器设备,并适当改善西部乡镇推广机构的业务用房条件。
安排3亿多元为全国县级农技推广部门配备农业科技直通车2120辆,突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取得新进展。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和农业执法能力明显增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初步搭建。2002年以来,农业部累计安排中央投资130多亿元,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中央、省、县、乡四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安排中央投资37亿元,建成131个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内陆渔港,为各级渔政执法机构配备渔政船、渔政快艇1000多艘,配备渔政执法车550多辆,农业执法能力明显增强。此外,2006年以来,累计安排中央投资53亿元,共已支持建设1850个农产品质检中心(站),初步搭建了覆盖部、省、市、县的四级农产品检测体系。
农业生态保护开发取得新成效。草原治理突破8.4亿亩,农村户用沼气达到4280万户。针对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状况,2003年以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累计安排中央投资156亿元,在内蒙古、四川、云南等8个牧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草原围栏7.76亿亩、退化草原补播1.86亿亩,有效缓解了我国草原退化、沙化势头。累计安排中央投资285亿元,支持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735万户、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2.4万处、大中型沼气工程3691处、乡村服务网点8.9万个,使我国户用沼气保有量达到4280万户,受益人口达到1.64亿,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