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行走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百强县――汤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蔬菜产业园区内一个个标准化蔬菜大棚内,顶花带刺的黄瓜、白绿相间的西葫芦让客商目不暇接;众品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商品猪“走”上生产线进行深加工,变成精品冷鲜肉走向全国各地……
深加工的面制品大幅度增值
20多辆装满小麦、玉米的运粮车正在陆续驶入益海嘉里储粮仓库,七八辆装满淀粉、营养面、纯净面粉的货车正陆续发车;新开工的健丰高档饼干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今麦郎集团产品陈列室内,高筋特精粉、特精粉、高筋特一粉、高筋粉、特制粉等产品令人目不暇接……10月8日,记者在汤阴县产业集聚区看到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建设景象。
“打造国人厨房,必须在做深上下工夫,努力拉长产业链。”汤阴县农业局副局长马建民举例说,譬如从小麦到专用面粉,再延伸到挂面、饼干等精加工面制品;从畜禽到屠宰加工,再延伸到速冻系列、低温熟食系列等精加工肉制品等。
汤阴县以面粉为源头,不仅诞生了益海嘉里、今麦郎等众多面粉企业,还生产出永达速冻水饺,链接出了益农、六合等一大批饲料生产企业。而以玉米为源头的产业链更是惊人,玉米生产的废料玉米芯,加工提炼木糖、木糖醇;木糖的下脚料木糖渣栽培食用菌,食用菌渣作为有机肥回馈大田。通过这样的链式开发,1公斤玉米由市场价1.9元最高升值到30多元,增值16倍。
目前,汤阴县小麦加工企业超过30家,有机绿色小杂粮加工企业4家,仅面粉年加工能力就有110余万吨,年生产饼干15万吨,形成了面制品加工业产业集群。
蔬菜实现产业化经营
10月9日,记者在汤阴县顺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着装袋。大棚内整齐摆放的菌袋,就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士兵。
“别小看俺这七八个棚,这可是俺的摇钱树,一个棚年净收入3万到4万元呢。”该合作社的负责人钞玉合向记者介绍。
汤阴县大力发展食用菌基地建设,引进食用菌加工项目,全县年食用菌栽培量达1.8亿袋,年总产量9万吨,年总产值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菇农年人均增收2400元。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和“全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县”。
近年来,汤阴县始终坚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富民工程”紧抓不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了基地―园区―龙头企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上下游相互联结,基地与企业优势互补,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现代农业模式,构建了以绿色中原、易祥脱水蔬菜、三元广增、创新、诺金等为龙头,朝霞、泥土香、永旺、恒大、瑞鑫、大自然、昙香等蔬菜食用菌园区为基地,朝霞、佳多、沃土香、大自然、一条腿、易乡凤冠、岳乡鑫洋等为品牌的大型产业链。
目前,汤阴县高效农业复种面积达14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9万亩,高效农业园区72个,优质果品示范园38个,年总产量达20万吨,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并与丹尼斯、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购销合同。
让放心肉奶食品走上市民餐桌
“养殖肉鸡最担心的就是销路,养得再好市场不好,只能是鸡贱伤农。现在汤阴有了这么多‘大块头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俺的这点肉鸡还不够他们塞牙缝呢,以后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10月8日,汤阴县古贤乡肉鸡养殖户莫文超对记者说。
莫文超嘴里说的“大块头”企业是汤阴县近几年招商引资引进的众品冷鲜肉、永达鸡肉、诺金熟肉制品、钟瑞三黄鸡等一大批食品加工类企业。截至目前,汤阴县共有大中型生猪养殖场54家、千头牛场3家、奶牛饲养场3家、肉鸡养殖场22家、蛋鸡养殖场10家,全县年家禽饲养量6000万只、生猪饲养量90万头、牛饲养量5万头,年实现肉类总产量12万吨、禽蛋总产量4.8万吨、牛奶产量2万吨。
养殖基地企业的扩张,也带动了饲料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永达、益农、中原、大台农、富之源、汉森等20余家饲料企业相继在汤阴落地生根,年生产饲料60余万吨,年产值达7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畜牧养殖,食品安全如何保证?为此,汤阴县强力推进放心奶、放心肉工程,着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从种猪、饲料、兽药到疫情多环节严把养殖关,实施了从牧场到工厂到市场的全程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使汤阴从“粮仓”真正转变为“厨房”。
中药材种植成为新亮点
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相传有“起死复生”的本领,被誉为“神医”。为此,秦太医令李醯很是嫉妒,便重金收买刺客,打听到扁鹊行医的去向,埋伏道旁,将扁鹊害死。当地百姓遂“葬尸积冢,冢前立祠”,并把此村称为伏道村。
现在,汤阴县伏道镇依托中药材种植传统技术,通过土地流转,以合作社形式实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前打工老是东奔西跑,现在俺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工资最少2000多块,真带劲儿。”10月8日,该镇岗阳南街村民尚瑞平正在一中药材种植基地给刚刚摘过心的杭白菊施肥,他边干边告诉记者。
“我从浙江千里迢迢来这里,为的是汤阴的环境好。你看这一地的杭白菊,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收获了,到时候预计收入最少也得400多万。”该种植基地老板沈树华说。
截至目前,汤阴县共形成中药材种植基地8000余亩,种植品种涉及杭白菊、丹参、决明子、柴胡、黄芪、桔梗等,年产值20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成为北京同仁堂、扁鹊中药材加工等大中型中药企业的种植基地。
目前,汤阴县中药材加工已形成了“基地支撑、龙头带动、特色高效、农民增收”的格局,汤阴县凭借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将生物医药确定为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3.2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园,先后引进九州制药、科伦药业、珠海金杏堂、科邦生物等15家大型医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