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网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热门话题 粮油米面 瓜果蔬菜 禽畜肉蛋 文化旅游 苗木花草 种子化肥 机械电子 其他产品 

粮库充足 国际粮价波动无碍中国保障国内市场稳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372

  新华网长春8月27日电 今年世界多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担忧。中国相关领域人士近日表示,目前国内粮食库存充足,同时,将依靠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能。

  “美国等国的干旱已引起国际粮价尤其是玉米价格波动,但中国建立了长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体制和机制,建立了充足的储备,包括中央和地方储备,数量是很大的。”在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座谈上,刚刚卸任的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表示,由于有充足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并且夏粮实现了丰收等因素,因此,中国可以做到保证国内粮食市场的稳定。

  聂振邦的信心源于中国连续八年的粮食增产。近10年来,中国不仅扭转了粮食产量连年下滑徘徊的态势,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连续5年超过1万亿斤。强有力的粮食供给,有效抑制了粮价过快上涨。

  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有望实现第九年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连年丰收的生产形势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保障水平,减少了对粮食进口的依赖。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资源少,粮食整体供给状况仍不容乐观。

  多渠道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增收,是中国各地政府一直以来不懈的努力,而加大科技投入则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全国粮食产量八连增,东北四省区增产贡献突出,其中吉林省增产65.7亿斤,占全国增产的13.3%。作为全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省份,吉林省一直努力依靠农业科技不断推动粮食作物稳产高产。

  “去年,吉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吉林省今年将组织1万名农业科技人员,推广转化100项以上新技术新成果,确保吉林粮食播种面积在769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00亿斤以上。

  201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隆回的超级稻百亩试验田里交出了新的成绩单――亩产926.6公斤,并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亩产1000公斤。他告诉新华社记者:“在现有耕地增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单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单产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的进步。”

  “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而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基本解决。”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表示,中国农业也要面向两个市场,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只能择机适当进口、进行品种调剂,决不能依赖进口,中国要努力保持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在95%,以保持国内供需的基本平衡。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