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网 » 资讯 » 热门话题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热门话题 粮油米面 瓜果蔬菜 禽畜肉蛋 文化旅游 苗木花草 种子化肥 机械电子 其他产品 

民生观:且莫轻言“民工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26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次数:111

    长三角、珠三角局部地区再现用工紧缺,有人称“民工荒又来了”!果真是民工荒吗?有必要说说清楚。

  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农民工最先感受到。去年底,大量农民工失去工作、返回家乡。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农民工陆续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人社部的统计显示,到9月底,97%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实现了就业。与年初农民工就业的困难重重相比,形势的确大为好转。但另一个数字恐怕很多人没注意到,那就是外出农民工的总量比过去明显减少,约为正常年份的94%左右。由此判断农民工就业已不是什么难题、甚至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民工荒”,显然言过其实。

  有的企业“缺工”是事实,但原因要具体分析。

  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以外向型为主,农民工最集中的地方是这里,去年底减员最集中的企业也在这里。内需逐步启动,外贸有所复苏,之前大量减员甚至停工的企业有了招工的需要。但信息的传递有个过程,一时间劳动力供求未能很好地对接是正常现象,不能就此判定发生“民工荒”。

  另外,这时的招工主要是“补员”,而不是新增用工。人社部监测的企业岗位变化已印证了这一点,6、7、8三个月岗位数略有增长,但1—8月总体上增减相抵还是净减。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外贸的影响还在延续,企业的订单能否持续增加、“补员”能否进一步补下去,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农民工就业也不容乐观。

  就业状况怎么样,除了看数量,还要看质量。从数量上看,已外出的农民工中只有不到3%的人未找到工作,人数不算多,似乎找工作的难度不大。但从质量上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工时方面,很多农民工无法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许多甚至没有合同,只是先干着,就业稳定性差。工资方面,农民工工资在2008年之前曾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工资增长的步伐基本处于停滞状况,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下滑。由于国家为稳住岗位允许企业缓缴或少缴社会保险,农民工的社保待遇也相应缩水。

  种种情况都表明,农民工就业还未回到过去的轨道,更谈不上“民工荒”,仍需要政府下更大力气为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些企业之所以喊“民工荒”,还有旧观念在作怪——习惯于农民工排着长队等在企业门口,招呼一声就蜂拥而至任其挑选;习惯于农民工不挑活儿、不挑工资、不挑社保,每月给七八百元就心满意足。这种不正常的状况早该改变,也正在改变。随着农民权益意识的觉醒,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民工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企业如果一直秉持这种老观念,其用工恐怕会永远“荒”着。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