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西山腰村农民在收获高粱。张强摄影。
中国气象网报道:今日(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长期以来,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部门,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为农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心,积极开展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为我国粮食生产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3月,全国春季农业生产会议在湖北襄樊召开,首次将气象为农服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会议议题。随即,中国气象局出台《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两个体系”建设确立为气象工作向基层延伸、气象服务向基层深入的重要途径,成为气象社会管理新的突破点和着力点。
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部署指导下,中国气象局一方面强化气象为农服务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落实,一方面广泛发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两个体系”建设,完善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以需求为牵引,气象服务地方特色农业,力求创特色、出亮点。如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开展了农用天气预报技术研发或服务,在全国广泛应用的小麦、水稻、白菜、马铃薯等作物播种期预报,让农业生产实现了“看天管理”;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气象保障工程,创新人工增雨数值模式、效果检验和催化技术,气象服务以科技为支撑,保障农业生产驶上了更加科学而安全的快车道。
同时,气象部门还不断深化与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合作,积极推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建与人才共用,全方位支持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国气象局与农业部联合发布农业病虫害灾害预报,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发文推进市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与国家林业局联合开展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旨在促进人们重视粮食生产,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了解,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等。每年世界粮食日,包括粮农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都会开展各种宣传与纪念活动。
世界粮食的生产、分配和销售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自成立以来,在促进各国农业发展,如开发土地、协调粮食发展计划和培训技术人员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尽管如此,世界粮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仍困扰着人类。据统计,目前,全世界饥饿人口数量达9.25亿,其中70%生活在农村地区。
今年世界粮食日特别关注农业合作社及其在减少贫困和饥饿方面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