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我国首次倡导“24小时饥饿”,体验粮食危机。对于这个国家粮食系统倡议参加24小时饥饿的体验活动,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意,通过饥饿体验让大家能知道粮食的可贵,从而更加自觉的例行节约,成为一个生活习惯,形成社会共识。但是也有不少人对此有不同的意见,认为此举有作秀之嫌,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中广网北京10月1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粮食系统“24小时饥饿”被指作秀,应立法遏制公款吃喝央广新闻,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孙献涛对此进行评论。
孙献涛:今天是世界粮食日,国家粮食局发起一个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要倡导全国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在今天24小时不吃粮食,体验一下饥饿的感受,以便更好的实践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这样一个粮食安全的理念,对于这个活动还是很值得赞赏的,这样的活动跟世界无车日是一样的,它都属于公民自愿参加的公益行为。看起来参加这样的活动自己的某些利益可能在短时间内受到了一些损害,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类举动一定会起到提醒和补偿的效果,比如这样一个粮食安全,就能够通过这样一个24小时饥饿体验的活动,让更多人想起来原来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原来粮食安全并不是天然和必然的。
人人都拥有免于饥饿的权利,这是十几年前联合国权利公约上清楚表明,我国也在上面签字了,中国经过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虽然收入差距还很大,虽然各方面的社会不公还很多,但是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保障还都是差不多的。我国除了极少数的老少边穷地区极度贫困人口,现在还有一些饥饿的情况之外,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贫困地区还有一些饥饿情况之外,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再会为一日三餐发愁了,但是好像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么两件事:第一当下世界上全球仍然还有至少10亿人口正处于饥饿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人口,相当于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了;第二就是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国人远离饥饿也就是20、30年。如果30年前有人问你你幸福吗,估计你会这样回答,如果我吃饱了饭,我就很幸福。
现在国家粮食局搞这样一个饥饿体验活动至少能起到这么几个效果,第一让粮食系统的人能够更加有责任心,他们是首土有责,粮食安全由他们精心和小心的维护和经营。第二就是让一些年长者再次想起当年饥饿的情景,以便于更好的教育下一代,所谓年长者也不用太年长,我估计50开外的人都会有刻刻苦铭心饥饿的感受,当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第三就是提醒年轻的一代,这句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不是说着玩的,还是有实实在在的这样一种,你可以消费,但是你不能浪费,这种观念一定要深入人心,当然对于这样一个粮食安全的这样一个体验活动,对于这样一个饥饿体验活动,我认为第一是有需要、有必要每年都能够来一次,这让我们的国家的这种国民教育能够更加丰富多彩;第二就是这种活动只不过是一个体验,不能做的太过分,如果出现了饿伤了身体甚至饿死人的情况那就得不偿失了,甚至有点过犹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