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粮油米面 » 正文

陕西省农田水利建设支撑保障粮食“九连丰” 食品资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377

金秋时节,三秦大地粮果飘香,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在关系粮食生产的诸多因素中,除了“政策得力、老天帮忙”外,水的增产作用尤为突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投入,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同时,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贷款进行农业灌溉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保障我省粮食生产“九连丰”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中型灌区历来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主阵地,12个大型灌区用全省20%的耕地,生产了全省37%的粮食、34%的果品、25%的油料和60%的蔬菜,是名副其实的“粮袋子”和“菜篮子”。今年秋粮生产期间,各大中型灌区全方位搞好供水服务,发动群众抗旱保苗扩秋促种,保证了秋作物及时浇灌。12个大型灌区渠首累计引水8.54亿立方米,浇灌秋粮面积602.7万亩,为灌区秋作物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灌区建设与农业生产用水保障工作。1999年,在全国率先利用世行贷款改造大型灌区,历经6年艰苦努力,完成投资16.6亿元的关中九大灌区世行贷款改造项目,节水增产效益明显。近年来,省水利厅坚持以“两改一提高”为重点,组织实施了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5.36亿元,衬砌干支渠1715公里,改造各类渠系建筑物7990座,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13.5万亩。今年以来,通过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省级农田补助资金、灌区维修养护、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项目建设,已累计完成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6.7万亩,使灌区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每年的夏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蓬勃开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粮食丰产丰收。今年夏季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0.4亿元,新修基本农田19万亩,改造提高基本农田35万亩,分别超额完成全省指标任务。关中和延安各地坚持“统一规划、规模治理、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规模化整村连片治理基本农田。各地群众累计投工141万个工日,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4万亩,新打修复机井769眼,新建修复抽水站71座,新修整修渠道1546公里,衬砌渠道829公里。

为打通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我省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让小农水惠及大民生。2005年我省颁布了“十一五”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建立了每年1亿元的专项补助资金,对各地兴修基本农田和小型水利设施进行奖补,启动实施了97个县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项目,累计新增基本农田273万亩,兴建各类小型水利工程3.19万处。同时,狠抓集雨窖灌、打井修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启动实施了51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3年累计完成投资10.11亿元,建成塘坝、堰闸、泵站、机井、集雨水窖等小型水源工程9126处,累计新增灌溉面积1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2.6万亩,受益农民达到213.5万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2.8万吨。同时,我省启动了农业灌溉设施建设项目。今年,国家开发银行提供38亿元贷款对164个大中型灌区进行改造建设,5年后将恢复失灌面积546.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7.27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96亿公斤,使我省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95%以上,全省80%的灌溉面积实现节水灌溉。

我省把农业节水作为一项用水革命,大力组织推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形成了大中型灌区以渠道衬砌防渗为主,中小型水库灌区以渠道防渗和暗管输水为主,井灌区以暗管输水和喷灌、微灌为主,并在设施农业中推广微喷、渗灌、滴灌或小管出流的节水灌溉新格局。目前,全省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92万亩,占全省设施灌溉面积的60.9%。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